杨世华,1965年出生于云南宣威县,2024老澳门原料网董事长、深圳市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董事、高级评茶师。
那片故土,像土豆一样憨厚
杨世华1965年出生于云南宣威,这是位于滇东北曲靖市的一座小城,几乎与贵州接壤。宣威最著名的食物,不是茶叶,而是火腿。但杨世华却不怎么爱吃火腿,他爱的是茶。从小就喜欢喝茶,或许是祖父培养起来的吧!每次祖父去赶集,总会给疼爱的孙子买些茶喝。这种对茶叶的喜好,就是从小养成的,此后,再不能忘。
杨世华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在20世纪80年代的浪潮下意气风发,通过努力考上大学,成为一名中文系的学子。毕业后分配到大型国企云南锡业集团,后来担任深圳分公司负责人。期间,他结识了很多广东、福建、香港地区的朋友,渐渐地了解到故乡云南的普洱茶很受珠三角地区人们的欢迎。生活环境的变更,交往人群的改变,就像一粒种子,让杨世华心里萌发了以后想要做普洱茶的念头。
有人说,杨世华长得像土豆一样憨厚、包容,也像土豆一样,对环境不挑剔,能很快地适应。从这一点来说,茶叶其实和土豆很像。土豆作为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从几个世纪前传播到亚洲和欧洲之后,养活了许多人口,如今还成为英国等欧洲国家最主要的淀粉食物。而茶叶,是一种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嗜好饮料作物,它与土豆几乎同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曙光,消腻、解渴、涤尘烦,还成为了多少人的精神慰藉!茶叶终有一天,也将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日日取饮,悠哉乐哉——杨世华对此深信不疑。
长期在深圳地区工作生活,杨世华敏锐地觉察到深圳以及它所毗邻的香港地区对普洱茶叶的广阔需求,与当时市场供应普遍品质不高之间的矛盾,这是机会,也是挑战。
2001年杨世华辞去公职,并在家人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到茶叶的经营当中。他以销售代理的身份,将云南产的普洱茶及绿茶、红茶供应到深圳等沿海城市,并尝试对外贸易。在普洱茶第一轮市场白热化的那些年,杨世华销售过大部分普洱茶品牌的产品;也曾用成吨的新茶,与香港客商交换几桶普洱老茶。
2005年,杨世华成为恢复生产的云南中茶公司在深圳的第一家经销合作商。他开始放下绿茶、红茶等产品,专注普洱茶。为了改变不能从源头控制产品品质的状况,他花费巨额,在云南勐海投资建设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茶厂,同时在勐海、易武、昔归等云南普洱名山买下了千亩古树茶园。
2007年,杨世华注册了“中吉号”商标。早年毕业于中文系的杨世华,从中国传统文化里,选取了“吉”这个字,“居中为吉,礼顺祥福,中道即正道”,这也是杨世华时刻告诫自己的:做事业,不忘初心,坚持理想。2016年9月在杨世华的领导下,深圳市2024老澳门原料网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
核心产地,完整产业链
经历了市场的疯狂,杨世华选择回到普洱茶原产地,在普洱茶业最低谷的时期建盖工厂,辛勤沉淀,做茶叶产业链。
2008年的易武,没有客商拥挤收茶的壮观景象,只有卖不出茶叶的茶农沿街叫卖:“老板,买茶吗?”没有什么讨巧的方法,杨世华只是一家一户,挨个儿试,挨个儿喝。
到了麻黑山口,村里人在张望:“有老板来收茶啦!”“我当时就感觉这个茶很好,茶气很足,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喝完麻黑村的普洱茶之后,晚上回到招待所,杨世华辗转反侧一整夜。第二天一早,他就去当地信用社取了现金,开始批量收购麻黑地区的普洱茶毛料。时隔八年,他说了句大实话:“其实当时我收来也不清楚卖给谁。”收完毛料,杨世华去了麻黑村长兼村支书的家,请他出了证明,还盖了公章,证明这是麻黑村的毛茶。这个开证明的习惯,杨世华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两吨的普洱茶饼,全部由来自麻黑村的毛茶制成。每一个程序都是杨世华亲自监督,他甚至还亲自写了品质承诺书,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印在内页。在那市场萎靡的2008年,杨世华凭着直觉和本心,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着。
在普洱茶界,有很多企业还是找茶农收购毛茶,再请别的工厂加工成产品之后做成自己的品牌,这种轻资产运营的方式,灵活多变且资金压力小,易于快速打开市场。然而在确立了“乔木古树茶”的精品路线之后,曾亲历市场起落的杨世华深深明白,稳定高品质的原料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
从2010年开始,他花费了数年时间,奔走于各大茶山和村寨,在各个名山产区潜心搜寻。通过多种途径,他的企业先后建立了易武麻黑、布朗山(班盆、老曼峨、章家)、临沧的勐库、邦东的昔归等四大古茶园基地,目前拥有约2500亩古树茶园。
在这些年茶山里的奔走中,杨世华“深山茶人”的声誉,也像他越来越黝黑的肤色一样,逐渐深入人心。在他看来,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毛料,还有当地茶农朋友的信任,这一点让他倍感珍惜。
随后几年,杨世华带领着中吉号进行战略布局,花费数千万元,建立了自有古茶园。这是产业链的第一步。即拥有优质的茶园(源头资源)、工厂(生产环节)、销售与市场(销售环节),各环节兼备。“全产业链”在普洱茶业界其实很少见,因为它投入大、周期长,这不仅意味着无尽的辛劳,也需要企业有足够的风险承担能力。掌舵者杨世华是中吉号企业的灵魂,他的性格和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中吉号的企业发展路径。杨世华懂得敬畏自然,在老班盆茶山,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古茶树、茶山的生态环境,杨世华带领着中吉号小心翼翼地、有限度地利用这些茶树资源,没有进行任何的暴力摧残和野蛮开发。
中吉号的高端产品,在深圳和港台藏家圈中供不应求。在全国营销方面,以厂家直营和经销合作的双轨模式,已经发展了数十家经销商,并力图在北方大力拓展经销市场。一路走来的杨世华,如今旗下企业拥有由茶山、工厂和发展良好的市场组成的完整产业链,被业界称为“深山包围城市”。
杨世华深谙“做茶即做人”的道理——纯粹、真诚、有底线;先成人,方能成事。每年春季收茶、制茶的几个月,他都会驻扎于勐海,看普洱茶的压饼、包装和盖章,像端详古董似的查看出厂的饼茶是否有瑕疵或破损。每块茶饼都有自己的身份标签,混合在茶饼中的那张白纸便是茶叶的“身份证”,上面清晰标注了这一饼茶的产地、品牌和年份。这些茶饼,与其说是杨世华企业的产品,更不如说是他创作的一件件作品。这不仅是茶叶,更是杨世华和他带领的茶人们心力的倾注。
两休两采,匠人更需敬畏自然
在普洱茶业界,大部分茶园的管理采取一年“三锄两砍一深翻”的管理方法,也就是三次松土,对枝叶进行修剪增加产量,也便于采摘,每年春夏秋至少三次采摘,每枝保留两片当年新叶新芽,使树冠得以扩展。然而在实践中,杨世华发现这些通行办法对古茶树的管理并不完全适用,需要分门别类对待。上面的通行方法,出发点都是增加产量和方便采摘。但是,古茶树要从长远考虑,保护与采摘平衡,尤其不能过度采摘。
中吉号自有古茶园,始终坚持“两休两采”的管理制度,尽管一年之中不少大树茶都会发芽五到六轮,但只坚持采春秋两季茶。春茶经过冬天的蛰伏,春天发芽,采摘的春茶品质是最好的。秋季阳光充足,雨水少,长生时间相对长,这时发的芽,总体品质仅次于春茶,甚至一些指标还优于春茶。“两休两采”,确实会让茶叶产量受到限制,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有限度的合理利用古茶树,是让这些树活得更好。杨世华说,大自然给了我们那么多,我们要知足,不能一味地索取呀!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这种深入自然、回归深山的生活方式,2013年,杨世华在云南勐海兴建普洱茶体验中心。这幢独具傣族风情的建筑完全按照星级酒店标准打造,这里有专业的茶师会把最成熟的茶品捧至宾客面前,为远道而来的人们讲述一块茶饼的来历。
这座体验中心,首次将情景式品茶、买茶以生活美学的方式展现在品茶人面前,这或许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吉号的情景式品茶体验中心影响着爱茶人的购茶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休闲生活体验。
除此之外,他还一直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在自己的企业专项设立了“中吉号敬老基金”,每年为乌蒙山庙湾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春节敬老金。同时,中吉号还参与到多项其他的社会公益事业当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去三十年,复得返自然。如今的杨世华长驻勐海,被热带阳光晒得黝黑,被云南佳肴养得微胖。话语率真,行事谨慎。一眼看上去,更像一位山里的庄稼汉。他是一位心向光明、回归深山的茶人。想了解2024老澳门原料网,请点击链接
(文章来源: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